葫芦岛,最初为海岛名称,始见于《全辽志》。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刊行的《全辽志》卷一山川,宁远卫条目下,列有葫芦岛、觉华岛、桃花岛。对葫芦岛则注明:“在海岸四十里,半山入海”两行小字。其后,天启三年(1623年)中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奏报关东情形疏》和中国革命先躯孙中山《建国大纲》以及其他许多文献,都提到葫芦岛的名字,有的称“葫芦套”或称“断冈”、“折冈”。清朝末叶,经过英国工程师秀思勘测,并由清廷、中华民国、伪满洲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分阶段几次建筑海港,以及其后海港在军事、交通、贸易诸方面发挥出的显著作用,葫芦岛已蜚声海内外。
葫芦岛旅游
龙湾海滨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坐落于渤海湾畔、“关外第一市”——葫芦岛市境内。地跨兴城市和龙港区,海岸线总长3000多延长米,占地10.9平方公里。景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沙细水清,是环渤海景观带的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景观。
虹螺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葫芦岛市连山区,东西长16公里,南北宽12公里。规划总面积10008公顷;森林面积2413.5公顷,总森林覆被率49.5%,虹螺山林场森林覆被率83%;野生动物物种总体分布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等5大类40多种;保护区地处华北植物区系,并具有蒙古和长白植物区系交汇带的植物分布特征,地区性植物物种有98科394种。
九门口长城,因其城桥下有九个泻水城门而得名,水势自西向东直入渤海,气势磅礴、壮观,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因而享有“水上长城”的美誉,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明长城隧道、点将台、烽火台、敌楼、哨楼、碧云寺.一片石、箭岛、围城、珍禽观光园等景点。
兴城海滨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依山面海,面积约42平方公里,海滨濒临景色如画的辽东湾,素有“第二北戴河”之称,1988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胜区集山海、古城、温泉于一地,分为五个景区,有50多个景点。兴城是著名古战场“宁远卫城”故址。宁远卫城是明朝边防重镇,现保存完好,是国内保留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