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5日来源:南宁晚报
南宁市大型城乡规划展明日在广西科技馆举行,邀请市民来点评
五象新区滨江公园效果图
住在南宁,城市规划发展的每一步都与市民息息相关。南宁市未来综合交通如何规划,长湖厢竹路口的交通拥堵问题何时能解决……想得到上述问题的答案,就请明日到广西科技馆来看“08规划大盘点”,并进行点评。为了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城乡规划法》颁布1周年,充分展示南宁市近年来城市规划成果,南宁市规划局将于12月26日至2009年1月10日在广西科技馆举办一场大型的城乡规划成果展示。这次展示包括南宁市多个重要的规划成果,其中不少规划信息都是首次露面。
综合交通 以公共交通为主导
由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主持编制的南宁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最终成果于今年11月7日通过专家审查。规划在大量交通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诊断分析了南宁交通现状问题,提出了未来南宁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方向、规划方案和近期建设计划。
据悉,该规划充分考虑了南宁的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小汽车适度发展的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交通发展模式,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以常规公交系统为主体来引导公交的稳步发展,全面提升公共交通系统功能和服务水平,符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国策和南宁市实际。
出租汽车 配套建设停靠场站
目前,南宁市的出租车数量众多,而出租车的停靠难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为解决出租车停靠场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规范出租车停靠秩序,提高道路交通通行效率,南宁市规划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南宁市出租车停靠场站规划编制工作,规划范围为南宁市中心城区,重点为高速环道内的现状建成区,规划年限近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
规划主要内容分为路外专用停靠场站设置和路内停靠站点设置。
路外专用停靠场站设置,主要是结合大型客运枢纽站点、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配套建出租车停靠场站。包括出租车停车场、保养场,用于车辆检修和歇业停靠。而出租车营业站,用于营运期间等候调度中心调度或候客时车辆短时停靠。
路内停靠站点设置则是为满足车辆上、下客时即时停靠和泊车候客停靠需要,设置路内停靠站点。近期计划将民族大道、民生—东葛路、人民路、朝阳路、古城路共5条道路的路内停靠站点设置作为重点。
两座立交 解决快环交通瓶颈
快速环道为南宁市的交通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不过在实际运行中也不断出现新问题。比如长湖路—厢竹大道路口,由于车流量大,车速快,并且大型运输车辆多,虽然设置有红绿灯,但是交通事故仍然频频发生。为了解决这个路口的交通问题,南宁市计划在此建设一座立交桥。
规划中的长湖路—厢竹大道立交桥采用跨线桥形式,上跨厢竹大道,连接长湖路和长湖东路。桥梁净宽为28.5米,左转交通通过地面交叉口解决。长湖路—厢竹大道立交桥建成后,将有效连接城市中心区与凤岭地区,解决东西向交通联系问题。
除了长湖路—厢竹大道立交桥,南宁市还计划建设白沙大道—星光大道立交桥。白沙大道—星光大道立交桥连接白沙大道与星光大道,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控制宽度为60米,采用半定向、半苜蓿叶组合型三层全互通立交方案,在主线的跨越关系上白沙大道上跨地面道路位于第二层,星光大道上跨白沙大道为最高的第三层。立交桥建成后,能够保证快速环线与城市射线两个直行方向行车顺畅,能够适应今后交通发展的需要。
两座大桥 将成为城市新标志
今年,南宁市有北大桥、桃源桥以及越秀立交桥等桥梁建成通车。除了正在建设的南宁大桥、凌铁大桥,南宁未来还会有哪些桥梁要建设呢?这次规划成果展示,就有新村大桥、罗文大桥的规划内容。
新村大桥南岸接规划中的新村大道江南延长线,桥北岸接已建成的新村大道,全长约870米,总宽48米,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Ⅰ级。桥形采用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形式,造型新颖、独特,时代感较强。桥索面布设独特,桥塔造型简洁、刚劲挺拔,与周边环境融合较好,景观价值高,可以成为南宁市的标志性建筑。
罗文大桥位于南宁市西北边,北起罗文大道,南接城市规划路,设计长度1510米,桥梁净宽4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Ⅰ级。桥梁采用海鸥式拱桥形式,柔和圆润的曲线犹如江面飞翔的海鸥,刚劲有力的三角支撑与飘逸透空主、副拱相互衬托。结构美观、别致优雅,建成后可成为标志景观。(下转4版)
滨江公园 邕江江畔新风景
南宁市地处亚热带,邕江绕城、水网纵横,具有得天独厚的绿化美化条件。未来公园的建设,将从现在集中的青秀区和兴宁区扩展到五象新区。既可提升五象新区的环境品质,完善新区功能,塑造一流的城市景观,又为市民提供游憩休闲新场所。
规划中的五象新区滨江公园,作为五象新区最重要的景观绿化节点,北望国家4A级景区———青秀山风景区,西临五象岭森林公园,沿线风光旖旎,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是南宁市母亲河———邕江江畔不可多得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公园的定位为“生态邕江、活力邕江、印象邕江,传承邕江历史、浓缩广西文化、引导国际时尚”。趣味水上运动区、户外康体健身区、乡土植物观赏区“三区”和五象饮水、江州晓月、绣台情久、渔家灯火、荷塘夕照等“八大景点”让市民们乐在其中。
三岸片区 东部滨水居住新区
为进一步加快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南宁市决定将位于桂海高速东侧的三岸片区纳入储备用地。该片区东至开泰路,南至邕江,西至桂海高速公路,北至青秀山管委会和仙葫开发区管委会的用地分界线所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约为2.11平方公里。三岸片区预计建设成为以居住功能为主,兼具商务办公、休闲娱乐为辅的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高品质的城市东部滨水居住新区。
根据规划,形成“一心三轴三组团”的空间结构形态。三岸片区的功能分区将涵盖保税物流园区、出口产业园区、铁公联运区、商贸物流区、国际物流园区、商务园区、居住区、公园。
水系整治 水畅水清岸绿景美
随着南宁市经济快速发展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区邕江和各支流水系的水质恶化、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各支流行洪不畅及枯水期水量不满足生态要求等问题日渐凸显。原有的城市涉水规划需进一步调整,以满足南宁市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和人水和谐的目标。
根据《南宁市城市水系整治控制规划》,水系整治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南宁市水系河道“水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目标,即邕江与内河防洪排涝标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水环境初步趋于良性循环,水质由劣V类达到III、IV类,建设良好的滨水区环境。
城市供水 西水东输和南水北调
水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保证供水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新制订的《南宁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以邕江为主水源,以周边水库水和地下水为次水源,在主、次水源的定量分配上,遵循任一水源均能满足全市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的原则。
遵循“西水东输,南水北调,结构合理,统一水务”的策略,充分考虑南宁市周边水源地的分布状况,增加现有非邕江水源的供水能力,侧重规划南部大型水库群的供水方案,使城市供水由单一的河道取水转为河道取水和水库取水相结合的格局。
“西水东输”即:为满足城市供水对水质要求,扩容现有的陈村、河南、三津水厂,逐步将邕江取水口向上游迁移,加大成品水干管管径,经过逐级加压,将邕江上游的优质水向凤岭、仙葫和五象等新区输送。
“南水北调”即:改变南宁市近乎单一水源的局面,实现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和合理调配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南宁市调蓄库容和水量储备、提高应对特枯年和突发供水事件,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工程是将凤亭河、屯六水库的水调回八尺江流域,集中到大王滩水库。
工程规划实施后,新增可供水量超过1.8亿立方米,能够满足遇特枯年、连续枯水年以及突发供水事件时的全年居民生活用水要求。
E_Mail:vip@gxqcw.com 电话:15077070808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滨湖路48号南湖聚宝苑D区15楼 桂ICP备0600482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桂B2-20090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