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车界动态

汽车政府采购市场或将变局 自主品牌抬头

2010年4月6日来源:Gxqcw.com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冲击、政府采购公务用车新标准的呼之欲出、新能源战略的旋风……一切迹象似乎都在表明,以往那个“奥迪一家独大、合资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自主品牌逡巡门外”的汽车政府采购市场将迎来变革。

高端公务车市场格局将改写

3月28日,吉利集团以18亿美元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这引起了业界的一片热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民营企业吉利如何才能让沃尔沃这只近几年一直在亏损的“大象”迅速盈利。

对此,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中国政府采购市场将成为沃尔沃成功的关键市场。李书福说,吉利将效仿奥迪的运营模式经营沃尔沃。此前他就表态吉利要积极开拓政府采购市场。而奥迪在国内之所以有今天的业绩,与它的“官车”形象密切相关。可见,政府采购将是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全力争取的第一个市场。

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政府采购市场是沃尔沃汽车的最大短板。在政府采购市场,高端公务车市场基本是奥迪一枝独秀,之后随着宝马、奔驰的合资,以及新皇冠的归来,其他品牌都在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在政府采购市场的影响和销量,而沃尔沃的表现却差强人意。

不过,沃尔沃要想获得新生,中国政府采购市场不容也不应该被忽视。在原辽宁省机械厅副厅长甄星耀看来,沃尔沃要在中国高端轿车市场重塑辉煌,打开政府采购市场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奥迪今天在中国的成就就是源于政府采购市场。奥迪的品牌影响力在国际上并不如奔驰和宝马,在中国市场上奔驰和宝马的销量被奥迪远远甩在后面就是因为政府采购市场成就了今天的奥迪。

现在,吉利的收购为沃尔沃进军公务车市场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汽车行业资深专家贾新光表示,由于目前中国政府对于自主品牌汽车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例会有一定要求,而通过并购,沃尔沃将变成最高端的自主品牌,很可能会在政府采购的市场中有所作为,甚至今后会超过奥迪等国外豪华品牌成为新一代的官车。

“吉利沃尔沃如果被认定为自主品牌,必然会对高端公务车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甄星耀也认为,“短期内可能影响不是很大,但从长远来看,极有可能改变高端公务车市场的格局。”

自主品牌突破政府采购“玻璃门”

除了吉利并购沃尔沃将给高端公务车市场带来冲击外,新的公务车采购标准修订方案也将深刻影响中端和普通公务车市场。

今年两会结束后,在业内流传已久的新公务车采购标准修订方案正逐渐地浮出水面。根据已有信息显示,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更新管理办法》将明确规定:除了自主品牌采购比例不低于50%外,采购标准亦大幅降低——正部级官员用车不高于2.5升排量、35万元,副部级官员不高于2.5升、30万元,而普通公务用车则被限定在1.8升及16万元以内。

这样一来,如果新采购标准一经推行,将会把大多数合资品牌排除在外,原因很简单,目前大多数合资品牌都集中在16万至40万的价格区间,而其排量也多在2.0升以上。

不过,50%的硬性规定却让自主品牌迎来井喷式发展良机。之前,尽管国家对自主品牌也有过许多扶持政策,但自主品牌汽车在政府采购市场的表现犹如一道“玻璃门”,看得见却很难进入。

国内公务车市场巨大广阔的增长空间和年均20%的增长速度,使得所有的汽车企业更加关注政府采购市场。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汽车采购额在政府采购物品中始终占据前三位:2004年全国政府公务用车采购金额为500亿元,占到政府采购总金额的1/4;2005年增加到600亿元;2006年达到700亿元,2007年和2008年政府用于公务车采购的财政支出都达到了800亿元。照此增长速度,到2010年,全国公车采购金额有望突破千亿元。

对于众多汽车企业来说,这无疑充满了巨大的诱惑。然而,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1至11月份,全国公务车上牌量为615426辆,政府采购奇瑞的汽车数量为14012辆,仅占全国2.3%,而吉利、比亚迪获得的政府采购份额更低。

事实上,从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诞生起,自主品牌均不懈地往公务车市场发展,但政府采购部门相关人员的“惯性思维”和政策的不明确性让自主品牌颇为无奈。而新公务车采购标准修订方案的出台或将改变自主品牌这一尴尬状态。

新能源车政撬动公务车市场

除了自主品牌车型入围数量增加以外,新能源汽车的采购也将成为今年政府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已经无可避免。在各行各业都在追求“低碳”的今天,汽车业早已走在了减排节能的前沿,发展新能源车也成为了汽车产业的必然趋势,这在政府的采购规划中显然也给予了重点体现。据了解,“200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车协议供货入围厂商名单”中,长安混动车型杰勋HEV、比亚迪F3DM、奇瑞A5BSG混合动力和一汽丰田普锐斯等新能源车型都在采购清单中。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政府采购倾斜的重要导向。不过,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的最大障碍便是价格,价格高企的根本原因,是无法实现大批量的生产,而无法批量生产的根本原因,又在于技术上还有待成熟。如果一旦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出现突破,那么它对经济的拉动,将不亚于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到来的前提,是新能源汽车如何实现商品化,于是补贴便成了首选的政策。

早在去年的2月份,财政部和科技部就共同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将以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对推广使用单位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这或许成为撬动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市场的杠杆。

客观地说,在政府采购市场中,采购单位对新能源汽车的选购还处于开始阶段。有些自主品牌车的质量与其他车相比还有差距,还需要企业在这方面多努力。对此,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孙伯淮表示,节能环保、新能源车是以后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自主品牌要抓住这一轮机遇,掌握节能环保的核心技术,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汽车产业发展道路上占有一席之地。

显然,政府采购在这场汽车产业的扶持大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关专家提出,新能源汽车进入公务车采购范围,有利于国家推进新能源汽车战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在政策及资金补贴方面的扶持,今后还将有越来越多的节能环保型汽车走向公务车市场。

本类热门更多
微信扫一扫
广西汽车网微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经销商注册 | 人才招聘
© 2005-2019 Gxqcw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汽车网 版权所有
E_Mail:vip@gxqcw.com  电话:15077070808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滨湖路48号南湖聚宝苑D区15楼
桂ICP备0600482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桂B2-20090044
  • 网络资源
  • 国家资源
  • 全球资源
  • 人口普查为什么既要“查人”还要“查房”?官方回应来了
  • 宁大学子编写中英文对照漫画版《传习录》
  • 7名江苏游客失联 家属赴泰多部门开启绿色通道
  • 长春长生公司董事长等15人被刑拘
  • 恶攻击中共,蓬佩奥倍显偏执浅薄 用偏见筑墙是闹剧
  • 海外车商加速进军中国市场步伐
  • 上海又添“打卡圣地” 豫园联手美影厂打造200米“网红墙”
  • 人民网评:面对丑书横行 为何中国书协如此淡定?
  • 蔡英文的“出访庆功会”被紧急取消 民调也被收回
  • 俄媒:地质学家解开马丘比丘古城地处山隅之谜
  • 法国公布11处“先驱性”频段5G试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