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9日来源:Gxqcw.com
李春荣,1964年出生,江西人,东风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扎根东风23年,从事过质量管理、采购计划等岗位工作,曾任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华中工学院管理工程研究生、麻省理工工商管理硕士。
"华系车"时代将在十年内来临
记者:关于中国汽车的归类和划分,有不同的提法,比如"国民车"、"自主品牌"、"中国车",但我非常认同你提出的"华系车"的概念。在近期的实践过程中,关于这个概念你有什么新的研究和思考?
李春荣:当今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就像战国时代的七雄争霸。消费者比较熟悉的汽车流派有六个:德系、美系、日系、法系、意系、韩系。我认为还会崛起另外一个:华系。
流派各有性格,比如德系车技术领先、日系车精致节能。我认为华系车应具备三大内涵:进取的精神、集成创新的高品质、市场的信赖。目前业内提的最多的是"自主品牌",我认为"华系车"是"自主品牌"的高级阶段。
当前的国内汽车产业已在"4M1E"五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人(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华系车"概念本身在概念内涵、范畴界定等方面趋于成熟。从中国经济和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现实来看,"华系车"阵营已逐渐成形,只是还没得到普遍认同。我相信华系车很快会被认可。
记者:按照你的理论体系,目前的"华系"品牌应该至少不下五个。它们的发展路径也有较大差异,比如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有的依靠自主开发,有的通过重组兼并获得,有的则靠吸收合资合作经验。在现有"华系车"阵营里,你最看好哪些品牌?对各企业在发展路径上的不同选择,你怎么评价?
李春荣:"华系车"发展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谈谁将胜出为时尚早。以东风乘用车为例,我们可能与顶尖高手比会有差距,但差距不是想象中那么大,起步晚并不意味着水平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不同,每个品牌的发展路径自然也不尽相同,关键还是看结果。我相信不出十年,华系车时代就会来临,到时候各个品牌的发展路径会更加清晰。
记者:我支持你的看法,用不上十年,华系车时代一定来临。
品质是东风风神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不同流派的风格构成了它的独特竞争力。作为"华系车"代表之一,你认为东风风神的独特竞争力体现在哪里?
李春荣:品质。品质是东风风神的核心竞争力。
人们常说"四十不惑",东风四十多年来对品质的追求已经成为DNA的传承。东风是做军车出身,做好品质、管好质量,是要签下"军令状"的。东风一直将造车看作一项严肃复杂的事情,严格且负责地在做。比如S30、H30的开发,我们做了4年多。有人问为什么那么久,为什么有些企业8个月就出新车?我回答说,东风不会这样,因为我们首先要追求的是品质,而不是速度。S30推出前,我们与德国著名跑车公司汽车调校大师一起反复调试最佳操控与舒适值,进行了300多项整车试验、2000多项零部件试验,道路试验跑了31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近100圈的距离!
记者: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除了产品品质,他们还关心东风风神掌握哪些先进的技术,制胜法宝是什么。
李春荣:精细的工艺和系统集成能力。东风风神的零部件是国际化采购,供应商中既有跨国公司、合资公司,也有本土优秀的零部件集团。核心部件在动力、操控、经济性、舒适性等方面的表现都是优秀的。东风风神依靠先进成熟的集成技术使它们发挥最佳性能。同时,为了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我们会推出1.4L-2.4L更多排量的发动机总成。
记者:在东风汽车的企业版图中合资体系比较发达,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悦达起亚等,都有深厚的管理和营销基础。东风乘用车作为东风集团的战略板块,其发展必然不是孤立的。你认为东风乘用车从合资体系那里受到了哪些积极影响?
李春荣:东风旗下5家合资企业,为东风乘用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先进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比如,我们的武汉工厂厂长就曾担任天籁工厂负责人。此外,我们的设备可与合资企业相媲美,全球化采购又给我们带来了高标准的零部件。这就好比做菜,大师傅是名厨,灶铲锅勺很先进,又有上等食材,这些都为最终烹饪出美味大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和技术保障。
E_Mail:vip@gxqcw.com 电话:15077070808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滨湖路48号南湖聚宝苑D区15楼 桂ICP备0600482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桂B2-20090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