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车市评论

专家分析中国油价比美国贵原因:高在税收

2011年5月16日来源:Gxqcw.com

国内油价涨了又涨,而国际油价下降的时候,却看不到国内油价调整,究竟国内的油价是根据什么涨跌的,记者最终只找到油价咨询委员会官员就油价调整的部分解读。有专家表示,中国油价比美国高,主要是因为高在税收上…[我来说说国内油价]

税收过高、进口过度依赖与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均是三大主因

五一前后,油价是否上涨的消息一直牵动着有车族敏感的神经。基于近期国际油价的小幅下挫,使得连续22天涨4%的硬指标没得逞,这让许多关心油价的人们稍稍松了口气。

记者发现,自从2008年底实行联动机制以来,不管是私车族还是出租司机,都对油价上涨与下调搞不清楚。最近,许多人只能用那句“掺了天价酒的油能不贵吗”来调侃一下涨多跌少的中国油价,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愤慨。与此同时,油价的不断攀升也间接导致了“菜贱伤农”,有媒体认为,菜农绝望自杀的极端个案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路桥费和油费占了蔬菜生产流通中间环节的大头,直接导致菜农和市民利益都受到损害。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对油价如此无奈?记者通过调查,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所致:

首先是官方措辞模糊,涨跌核算信息不透明给消费者带来负面影响。在2010年8月底时,当时原油期货当月累计下跌8.9%,但发改委却以“因为国际油价变化率未达到调整条件”为由迟迟不降价,取而代之的是当年10月份再次迎来又一轮上涨。但至今为止,发改委也没对“未达到调整条件”给予任何解释,唯一的解释就是自2010年6月至今年清明节后的油价一路飙升。

为了弄清发改委对油价调整细节的讳莫如深究竟是何用意,记者试图搜集一些资料,却只找到油价咨询委员会官员就油价调整的部分解读。这位官员说,根据以原油定成品油价的机制,发改委以国际原油基准价、原油加工平均成本和中国炼油厂“合理”利润,加上税收和其它收费来定柴油和汽油的出厂价。

在定价公式中,政府把原油加工平均费用定为200元/吨(3.98美元/桶),把原油基准价到原油加工成本间的炼油利润定为5%。同时,政府在定价公式中还另外加了110元/吨(16.1美元/吨)作为内地原油运到炼油厂的管线和地面运输费。上述费用加起来组成了中国炼油厂成品油的基本价格,而在总价格中,还要对柴油和汽油分别附加消费税和17%的增值税。或许,正是这5%的炼油利润,才让中石化、中石油两只“油老虎”在今年1季度约日赚6.38亿元的高额利润面前依旧“哭穷”,同时也让发改委对调价细节讳莫如深吧。

其次,过度依赖进口与行业垄断之间的矛盾。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曾表示,当前中石化的原油依赖进口度达到80%。而据专家测算,国内油企约60%的原油要完全依赖进口。这种过度依赖性使得中国缺乏国际定价的话语权和实力。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介绍,对于中美油价差异,除税收所占比重不同外,也在于两国进口原油成本不同,尤其是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中,中国还需支付“亚洲溢价”。依据我国海关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进口的2.39亿吨原油中,从中东地区进口量占比高达40%。

专家们建议,通过加强进口原油的多元化来改善这种被动局面。

今年4月初,全国工商联就曾上书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建议放开原油进口管制,允许部分非国营贸易的进口原油自由流通,允许合规的地方炼油企业进口自用原油。但这个提议一出,中石化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便高调反对。

在王基铭看来,进口原油管制绝对不能放开,否则或将重蹈铁矿石覆辙,虽然到2015年进口原油依赖性将增至65%左右,但他仍坚持若放开原油进口管制不利于石油安全,随着我国原油进口量不断增大,势必会加大在国际原油市场定价的话语权。如果放开管制,多头对外,各原油进口单位之间恶性竞争,我们提高话语权的努力将化为泡影。

看来,作为战略能源的石油产业,想在国内启动良性企业竞争机制仍是不可能的事。可正是企业垄断进口的现状,造成了莫名的油价不断上涨,民企油荒两年多来,行业垄断和过渡依赖进口给消费者及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愈发明显。

第三,税收过高。有专家称,中国油价比美国高,首先就高在税收上。中国汽油税约是美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加上我国成品油价一直采用政府定价,终端零售价不能完全反映生产销售各环节的成本和收益状况。因此,在专家看来,两国成品油价没太多可比性。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国内油价问题的根源在于进口过度依赖、税收过高、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均等综合因素。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去年10月发改委表示要出台新的油价联动机制,可至今仍不见有任何进展。

据了解,自今年清明节后涨价以来,北京许多加油站也都停止小幅优惠活动,对许多日常生活需要开车而又得不到政府补贴的消费群体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本类热门更多
微信扫一扫
广西汽车网微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经销商注册 | 人才招聘
© 2005-2019 Gxqcw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汽车网 版权所有
E_Mail:vip@gxqcw.com  电话:15077070808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滨湖路48号南湖聚宝苑D区15楼
桂ICP备0600482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桂B2-20090044
  • 网络资源
  • 国家资源
  • 全球资源
  • 人口普查为什么既要“查人”还要“查房”?官方回应来了
  • 宁大学子编写中英文对照漫画版《传习录》
  • 7名江苏游客失联 家属赴泰多部门开启绿色通道
  • 长春长生公司董事长等15人被刑拘
  • 恶攻击中共,蓬佩奥倍显偏执浅薄 用偏见筑墙是闹剧
  • 海外车商加速进军中国市场步伐
  • 上海又添“打卡圣地” 豫园联手美影厂打造200米“网红墙”
  • 人民网评:面对丑书横行 为何中国书协如此淡定?
  • 蔡英文的“出访庆功会”被紧急取消 民调也被收回
  • 俄媒:地质学家解开马丘比丘古城地处山隅之谜
  • 法国公布11处“先驱性”频段5G试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