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车市评论

全球同步:一个真实的谎言?

2011年5月26日来源:南国早报

时下,不少品牌的新车型发布,广告里总少不了“全球同步”、忠于“欧版、日版原型”等等词眼。在不少消费者看来,只有这样的车型才够档次,才真正享受到汽车制造的全球同步技术。不过,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不少在国外有过用车经历的车友,他们回到国内后,才发现,不少号称“全球同步”的车型,其实很多是原汁不原味,同步不同芯。

“全球同步”概念涌车市

日前,国内一款某品牌全新SUV车型发布,厂家给出的一个重要卖点,这是一款全球同步车型。说是现在在国内发布的这款新车,与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同款车相比,外型都是一致的,部分配置甚至还要高于欧美市场。而因为有全球同步这个卖点,目前这款车销售十分火爆,价格一直坚挺。

而与该款车刚刚开始运用“全球同步”品牌战略相比,其它一些品牌早已将这概念拿捏得炉火纯青。近日,一款某品牌B级车发布,厂家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强调与该品牌厂家所在国同步发布,宣称这是一款踏着全球同一步调上市的全新车型,因此卖价颇高,部分车款要价甚至比肩部分高端豪华车型。即使是价格很挺,但市场依然追捧,南宁本地经销商甚至要求加价1万元。可见,全球同步的概念还是很受消费者青睐。

如今,随着汽车市场不断发展,汽车营销中“动力强劲”、“运动时尚”、“一流操控”的宣传词汇对于消费者而言,刺激作用已然减弱,而“全球同步”又开始成为国内汽车市场的流行语。而所谓的“全球同步”无外乎有这几种解释:某款新车在欧美市场上市的同时,也拿来在中国推出;某款车的造型和技术属于全球战略的产品,设计水准为世界领先水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也更喜欢购买这类“全球同步”车型,技术没有打折扣,外型没有拉后腿,这都是国内消费者钟情“全球同步”车型的重要原因。

是同步还是被忽悠

“全球同步”到底这些车型是真同步还是纯粹玩概念?答案很可能是后者。

李亦是南宁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上个月他将心仪已久的一款号称“全球同步”的某品牌车请回了家。在几日的兴奋驰骋后,他和正在该品牌所在国进修的同事在网上聊了自己的新车后,陷入了深深的郁闷。原来同事到当地该品牌车型的销售点了解一番后,发现与李亦购买的车型与当地版本相比,ESP、双安全气帘、膝部安全气囊、儿童安全座椅安装接口、随动氙气大灯等,均不见了踪影,而且,换算成人民币,这款车在国内的售价还比日本高了2万余元。

其实,类似消费者李亦的遭遇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车型“同步不同质”的剧情,已开始在大多数消费者毫不知情的国内汽车市场悄然上演。日前,记者通过互联网与在美国底特律一家设计公司工作的南宁留学生傅先生取得联系,其介绍说,同样价位的一款车,一般在美国销售的新车,安全配置都更齐全一些,类似ESP系统、座椅侧气囊,在美都是标准配置。在国内,现状却是目前ESP、座椅侧气囊却俨然成为奢华配置,只有在一些高端车型上才给配备,低配车甚至连加装的机会都没有。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实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一些车外观看是“新瓶”,但发动机、变速箱却是“旧酒”;一些车虽然增加音响、沙发皮套等设施,但却减去涉及主动安全的高技术配置。例如现在热卖的一款新车,在整体上发动机的确引进了全新的国际一流技术,但更具科技含量的一项深层技术则被减掉了,外国版是铝合金悬挂,国产版却变成了铸铁。而另外一款“同步”车型,车子外型全球一致,但是变速箱在国内是四速的,但在国外市场,搭配的却是技术先进得多的变速箱。外观上的确做到了全球同步,那就是看起来都一个样,但内里却有着千差万别的差异。

全球同步不应是幌子

全球同步概念在车市中是越来越吃香,现在不少品牌的车,不管是小改款还是垂直换代,营销中就没有落下过全球同步这一概念,但是在实际的车型表现如何?在终端市场表现更多的却是外型同步了,但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例如安全配置和发动机、底盘技术却慢半拍,或者是减配而为之。

对此,南宁一家品牌4S店负责人梁先生就表示说,全球同步其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外型同步是一块,技术同步也是一块,但在不同区域市场的确有各自细分的特点。例如国内市场并没有法规强制要求车型安装ESP,所以一般作为高配车的配置进行搭售,但类似欧美对此是有强制要求的,因此最低配的车都有这功能。所谓的全球同步还是有差别的。在采访中,不少汽车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从市场表现看国内车市已逐渐开始迈入全球同步时代,很多车型甚至实现了在国内全球首发。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同步,即外形的同步,真正的“全球同步”应该包括三方面的意思,即车型品质同步、车型价格同步和售后服务同步。就目前而言,很多车型在首要的品质同步——即新技术同步方面就距离全球同步还差很远。比如老旧发动机比比皆是、变速箱4速权当5速用、ESP还属奢侈品等,而这些在国外早已是标配。

在众多消费者看来,国内厂家根据道路等情况对国外原型车进行改款无可厚非,但不能以牺牲车的性能为代价。一边高喊“全球同步”的口号,一边默不作声地减配加价的行为实在不可取。伴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消费者对汽车市场的分析判断能力也在提高,用炒概念等手段粉饰新车型的本来面目,即便能成功一时,也不能长久。

本类热门更多
微信扫一扫
广西汽车网微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经销商注册 | 人才招聘
© 2005-2019 Gxqcw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汽车网 版权所有
E_Mail:vip@gxqcw.com  电话:15077070808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滨湖路48号南湖聚宝苑D区15楼
桂ICP备0600482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桂B2-20090044
  • 网络资源
  • 国家资源
  • 全球资源
  • 人口普查为什么既要“查人”还要“查房”?官方回应来了
  • 宁大学子编写中英文对照漫画版《传习录》
  • 7名江苏游客失联 家属赴泰多部门开启绿色通道
  • 长春长生公司董事长等15人被刑拘
  • 恶攻击中共,蓬佩奥倍显偏执浅薄 用偏见筑墙是闹剧
  • 海外车商加速进军中国市场步伐
  • 上海又添“打卡圣地” 豫园联手美影厂打造200米“网红墙”
  • 人民网评:面对丑书横行 为何中国书协如此淡定?
  • 蔡英文的“出访庆功会”被紧急取消 民调也被收回
  • 俄媒:地质学家解开马丘比丘古城地处山隅之谜
  • 法国公布11处“先驱性”频段5G试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