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才是成就汽车产业最重要的因素
2012年3月26日来源:网易博客
市场不能永远处于超热的水平下。某些时候,它必须经历一下修正。今年2月份的汽车销量表明:毫无疑问,市场呈现出了受产能过剩、定价问题、战略错误以及考虑为政府采用什么汽车这一决定过程等诸多问题影响的所有迹象。
中央政府决定停止鼓励外国汽车企业的发展,而继续支持国内汽车公司的发展,这一提议让西方汽车生产商感到非常沮丧。
无论如何,所有人都预测会永远增长的市场事实上正在减缓增长速度。
Bloomberg的看法“中国的汽车销售会在7年内开始往最糟的方向发展”有些过于强调了方程式中“最糟的”那一部分。如果你根据中国市场今年1月和2月的汽车销量计算出今年的年销量,并将其与美国的汽车销量(从2008年的1700万辆下降到了2009年的1100万辆)进行对比的话,你会发现中国的汽车销售依然非常好。
那么还会出现很多大的问题吗?当然会。而其解决办法则是找到出现的问题,并开始研究解决方案。
“中国汽车销售飞涨的日子已经结束了,”香港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一名分析师黄文龙表示。“我并不认为总体的经济形势有那么乐观。”
“抑制产能过剩”
“本周一,3月5日,温家宝总理告知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将控制装配厂的建设,并鼓励汽车企业的合并,因为政府在寻求抑制产能过剩。”
理想的想法,但实际上,温先生明白表示这样一个聪明的想法太迟了。政府不应该讨论汽车生产能力的利用或是合并或是产能过剩。政府不应该参与批准生产汽车的合资公司的建立。
如果你之前读过我的博客的话,那么你肯定读到过我一直以来的抱怨:中国的汽车产能过剩已经太过严重。经济低迷带来了很多的产量获得协议,不过更好地利用现有的产量依然比购买或是生产汽车更便宜一些。
中央政府还将通过经济上的鼓励来激励消费者扔掉旧的、污染重的汽车。这当然是一个好想法。我非常喜欢这个想法。消费者也会喜欢这个想法的。
不过,中央政府不应该以一种减少污染的激励措施为幌子,而用这种激励来作为让消费者购买国产汽车的“藉口”。如果这种激励是透明的并真的能够改善空气质量的话,那么没有理由购买奔驰“S”级的车主不应该享受与购买奇瑞“QQ”的购车者完全一样多的激励好处。
错误的决定会导致长时间的坏印象
“所有被获准由政府机构采购的车型将限于中国品牌,据汽车产业部最近泄露的一份提案显示。初步的名单会在本周五(3月9日)公开以征求公众的意见,据汽车产业部表示。”
这一将政府的花费集中在国内产品上的尝试将会提升国内生产量的利用,与此同时也是一种消除部长级政府官员购买进口汽车或进口品牌汽车的便利方式。这并不恰当,对吗?
只是在最近刚刚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市场,这些源头控制的概念与西方汽车生产商的经验是相反的。全球比较大的汽车生产商必须应对其在本土市场以外的挑战,不过我相信大多数的汽车生产商更喜欢自由而开放的市场环境,而不是封闭、有选择性的市场。
在急着获得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地位的过程中,我认为中国跑过了或者忽视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对生产量利用的适当分析将支持更进一步的对更多生产量需求的适当分析。需要更多的生产量吗?还是更多地利用现有的生产量?找到并租赁更多的汽车?找到并购买更多的汽车?还是生产更多的汽车?还是与一些有一定自由生产力的公司合并?或是等着看市场如何发展?
中国还趋向于坚持其把注意力放在生产而不是零售上的习惯,零售最终将成为汽车产业最重要的因素。政府应该放弃为所有团体只是购买国内品牌的想法,而提出激励消费者购买环保新车型而放弃那些高污染车型的刺激政策,而且要坚持让自己远离汽车行业——远离汽车市场和它如今所涉猎的销售与行销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