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9日来源:南国早报
3月27日下午,国家质检总局传来消息,宝马汽车决定自2012年5月10日起,在中国召回约12万辆宝马车。12万辆数量足够多,但这样的消息放到车市,无法激起太大的涟漪。随着汽车召回事件的频发,汽车召回似乎已经不是新闻。
进入2012年,汽车召回事件频发,涉及东风本田、东风日产、宝马MINI、雪佛兰科帕奇、保时捷等众多品牌。据统计,去年在我国的汽车召回有85起,而今年第一季度汽车召回涉及中国的已经有十几例。一些车友有疑问:汽车召回多,当然说明车企更加注重售后服务,是好事。但频繁召回是否说明现在的汽车质量下降了?汽车召回频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一季度汽车召回事件频发
3月27日下午,质检总局最新发布的召回公告称,自5月10日起,宝马将和华晨宝马一起在华联合召回2003年至2010年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和国产宝马5系轿车、宝马6系双门轿跑车、宝马6系敞篷轿跑车,涉及总数约120246辆。
看到此消息,南宁的一位宝马车主张先生仔细查看了召回公告。他说,从召回的原因看,此次召回是因行李厢中蓄电池正极电线螺纹接口塑料套安装出问题,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这不是很大的技术问题,车商能够大范围召回,说明车商还是很负责任的。对汽车召回事件,他也见怪不怪了。
“没几天就看到一起召回新闻,现在汽车召回也太频繁了吧?”车友梁先生开的是一辆东风本田CRV。他说,前段时间,因汽车喇叭故障,东风本田召回了近46万辆思域和CR-V。没想到10多天后,东风本田又宣称2006年产的部分车辆右前下三角臂局部焊接位置偏移,可能会出现强度不足,存在安全隐患,从3月24日起在国内市场召回2000辆CRV。虽然他的车没有进入召回范围,但如此频繁的召回,让他对汽车质量还是感到隐忧。
记者浏览网络,发现今年第一季度,汽车召回事件就有10多起,涉及东风本田、沃尔沃、斯巴鲁、保时捷、宝马、雪佛兰等品牌。召回的故障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零部件问题,有的是车的结构问题。一些故障很多车主在用车时并没有发现,也没有影响开车,但故障有可能激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召回不可避免。如果综合2010至2012三年的召回记录,一些品牌汽车实际上每年都有召回。
2
车市暗藏“隐性召回”
“隐性召回”指的是汽车存在小故障,但是因为厂家担心公布出来影响品牌形象,一般是联合经销商,在车辆保养时为车主“悄悄”免费维修。在车市,由于竞争激烈,这类隐性召回不少。
南宁车友李先生开的是一辆日系车。车子开到3年多后,他发现车的气囊灯一直亮,这意味着气囊出现问题。由于他的车一直没有出过太大的事故,车头也没有撞过,因此他并没有往汽车本身出问题方面想。在一次保养时,还特意询问4S店需要多少钱修复气囊。李先生说,4S店的报价是400元,外面维修店的报价则是200元,但后来因各种原因没修成。没想到,去年有一天去4S店保养回来,他却发现气囊故障报警灯已经不亮了,再打电话给4S店询问,对方大方承认是厂家要求免费做,因为这款车某一批次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不过涉及的车辆不多,厂家虽然决定召回,但又不想让社会舆论知晓,因此有了这一次的免费维修。
车主陈先生同样有类似的遭遇,他的爱车座位一侧的车窗移动不是很顺畅,4S店修理一次收费100多元,但修理多次都没修好,他前后花了500多元。后来,该款车的厂家实行隐性召回,问题就是车窗里面的转动零件有故障,容易产生安全隐患。4S店在一次保养的时候,免费帮他的车更换了零件。因为是同一个故障,他找到4S店要求返还以前的维修费,但4S店不肯。他只好向厂家投诉,经过厂家和4S店协商,最后送了他两次保养和一瓶清洗剂。
一些车友还发现,在汽车越来越频繁的召回中,大多是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国内自主品牌很少。车主梁先生买了一款自主品牌车,开了两年,平时大问题没有,但小问题不断。这些小故障,都不属于车主用车不当造成的,而是车辆本身质量。对这些问题,厂家只公开召回过一次,有两次召回都没有公布。
南宁市一自主品牌销售商坦承,自主品牌汽车的技术都是借鉴老牌汽车技术,经过消化变成自身技术。因此自主品牌的技术相对还是比较薄弱的,汽车有故障很正常。自主品牌不是没有召回,只是召回了但不公开,因为一旦大张旗鼓召回,会影响到自主品牌本来就脆弱的品牌形象。
3
新车上市周期大大缩短?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技术应该日趋完善才对,为何现在的汽车召回越来越多?背后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是车主的普遍疑问。
某日系品牌华南区老总蒋先生告诉记者,汽车召回的确很普遍,消费者也学会了理性面对。由于这类召回比较公开透明,车商和车主付出的成本也不高,如果不是大范围召回或者是很大的质量问题,召回对品牌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车商很喜欢采用召回方式来处理故障车,平息车主的投诉。
他认为,目前频繁召回主要有4个原因:
一是汽车技术更新快但有的不成熟。目前汽车市场技术革新很快,但很多技术并不成熟。如今的一辆汽车,不单单是机械产品,更是电子产品,跨越的领域广泛,技术层出不从。一些车商为了用高科技吸引消费者,大量堆砌了许多不适用的技术,甚至是一些还未成熟的技术,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二是新车上市周期缩短。由于竞争激烈,现在车商推新车的脚步加快,新技术配置到新车上,本来要有一段时间来适应,但新车上市周期缩短,让新技术没有时间融合。蒋先生说,以前推一款新车,起码要两年时间,现在半年就要推一款新车。比如一款日系车,每一年都要改款,3年就要推新款,汽车推新的速度太快了,技术还完全没消化。
三是汽车迅速普及,规模化生产因为监督不到位造成质量问题。虽然汽车零部件是标准化生产,但零部件毕竟是交给其他企业生产的,每个企业的质量监控水平参差不齐,质量出问题在所难免,汽车召回很多是因为零部件故障。
四是因为汽车涉及人身安全,每个国家对汽车质量问题监管越来越严。随着汽车社会的来临,目前各国都对汽车召回设定了相关部门规定或法规,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汽车的质量问题要求很严。品牌汽车在进入中国后,也将汽车召回这项行规带到中国。
4
新条例将促进汽车召回
广西汽车流通协会相关人士认为,汽车召回越来越多,并不是说现在的汽车质量不行。从技术上说,汽车的质量现在是越来越好了,召回频繁是车商逐渐让步于国内消费者的结果。
南宁一家德系品牌汽车经销商负责人黄先生也认为,汽车召回越来越多,并不是说厂家很自觉,因为召回涉及到成本投入,厂家能躲就躲。一些国外品牌在其他国家召回了,但在中国却有意回避,就是为了节省成本。但目前中国逐渐进入汽车社会,车主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对中国车主的召回也明显增多了。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共实施缺陷汽车召回85起,召回缺陷汽车182.75万辆,同比增长55%。其中进口汽车11.57万辆,占总数的6.3%;召回国产汽车171.18万辆,占总数的93.7%。不过,从比例上看,中国汽车召回并不算多,去年中国汽车市场共销售1000多万辆汽车,但召回只有180多万辆,比例很小。在发达国家,如美国一年也是销售1000多万辆,但召回将近1000万辆,日本的召回则有几百万辆。中国的召回次数与数量其实并不多,甚至离真正应该享受到的召回服务还很远。
前不久,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有可能今年出台。现行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是2004实施的,只是部门规定,一旦汽车召回形成法规,将极大促进中国汽车召回的规范。例如,这项法规规定,汽车生产经营者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应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存在缺陷的汽车产品,并实施召回。拒不对缺陷产品实施召回,情节严重的可直接吊销相关许可证。对于违反“汽车召回”管理规定的车企,将处以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或处缺陷汽车产品货值金额2%以上10%以下的罚款。
E_Mail:vip@gxqcw.com 电话:15077070808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滨湖路48号南湖聚宝苑D区15楼 桂ICP备0600482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桂B2-20090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