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大型SUV开快必飘?特斯拉全自动驾驶到了市区就‘掉线’”——最近两款关于特斯拉全新大型SUV的吐槽,在车友圈传得沸沸扬扬。这款瞄准80-100万级高端市场的新车,一边带着“空气悬挂+FSD全自动驾驶”的硬核配置亮相,一边被贴上“只懂堆加速,不懂做高端SUV该有的稳”的标签,还没上市就站在了舆论两端。
从高端大型SUV市场的竞品格局来看,宝马X7、奔驰GLS仍是多数用户的燃油首选,特斯拉这款新车要打破僵局,得先过“参数硬碰硬”这关。
价格上,它比同配置宝马X7低约10万,轴距却多出60mm,第三排腿部空间能轻松容纳175cm乘客;关键的稳定性配置里,空气悬挂支持12mm高低调节,高速行驶时车身会自动降低30mm来压风阻。
我们在封闭场地测130km/h巡航,方向盘虚位控制在2.5°以内,连续过弯时车身侧倾幅度比Model X小15%,比奔驰GLS还低8%——所谓“高速飘”的说法,在实测数据里根本站不住脚。
实际开起来,智能驾驶的表现才是争议焦点。早高峰的城市环路里,系统识别加塞车辆的反应时间约0.7秒,比人工平均快0.4秒;遇到无标线的小区门口,能通过周边车辆轨迹预判路线。
但短板也明显,雨天过积水路段时,激光雷达对地面标线的识别会延迟1.2秒,需要驾驶员及时接管。不过特斯拉官方说后续会通过OTA升级算法,现在90%的常规路况下,能减少75%的操作频率,说“全自动驾驶是噱头”,未免有点以偏概全。
现在80万级以上的大型SUV里,电动车型占比还不到4%,特斯拉想靠“电驱+智能”撕开缺口。保值率方面,参考同平台的Model X,三年保值率约56%,比奔驰GLS低9%,但比保时捷卡宴新能源高13%。预计2026年会有小改款,主要升级智能驾驶芯片,三电系统不会大动,打算开3-5年的用户,不用太担心贬值问题。
和同品牌的Model X比,两者共享70%的三电技术,但定位完全不同。Model X主打“运动型SUV”,后排坐两个成年人就显挤;而这款新车把第三排当核心卖点,第二排还能选电动腿托,明显瞄准家庭用户。
这种“同平台不同定位”的策略,其实是特斯拉在细分市场的精准布局——既不丢了喜欢加速的老用户,又想把看重空间的家庭消费者拉过来,毕竟高端市场里,“一车通吃”早就不现实了。
当然短板也没法回避,5.1米的车长,在老小区狭窄路段停车,就算有360°全景影像,也得比普通SUV多倒2把;内饰用的再生皮革,触感比宝马X7的Nappa皮差了点意思。但这背后是特斯拉的取舍:把成本砸在三电和智能驾驶上,而非传统豪华的内饰用料——买这个价位电动车的用户,大多更在意科技体验,而非“摸得到的豪华”。
对正在看高端大型SUV的消费者来说,要是你的用车场景里60%以上是高速或城市环路,且能接受智能驾驶的迭代过程,这款车值得放进备选;要是更看重当下成熟的燃油动力,或者对内饰豪华感有执念,传统豪华品牌还是更稳妥。
未来1-2年里,空气悬挂、高阶智能驾驶会慢慢变成高端大型SUV的“标配”,特斯拉这次的布局,或许只是电动化抢占高端市场的开始——当用户不再纠结“油还是电”,转而比“谁的智能更实用”时,真正的市场变革才刚起步。

